阿利耶夫(Agshin Aliyev),阿塞拜疆人,从2001年到2008年,他在上海大学经历了7年的大学时光,从本科到研究生,从对外汉语到汉语言文字学,他对语言学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如今,他仍然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后,研究方向是词典编纂和理论,他说:"我要编纂出第一本汉语和阿塞拜疆语的双语词典。"
意外的留学生活
在2001年踏上中国的土地之前,阿利耶夫从没想到他会来到中国。
18岁的他经过高中紧张的学习,刚刚考上阿塞拜疆语言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他心中一直有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没有决定好去哪儿,当时有机会可以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因为想留学,想都没想就报名了,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考试,他获得了他们学校唯一一个名额,当时整个阿塞拜疆一共就只有四个名额。
在来中国之前,阿利耶夫没有任何的汉语语言基础,在语言的交流上有一定程度的障碍,他开始主动学习,他有自己的学习方式。
他认为,课堂上学必须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社会上获取的语言知识是课堂上没有的。他说,在上大的七年,该参加的活动都参加过。他不仅担任留学生志愿者协会的会长,还参与活动主持,"当时基本上所有的活动都由我来主持",国教院活动、国际风情文化节、捐款活动等。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他们组织了捐款活动,来自世界各地几十个国家的人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捐款,"我看到全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那种感觉让他到现在都印象深刻。
另外,主动学习还要多去沟通交流,去交朋友,他打趣说:"不论是男朋友还是女朋友。"这个环境促使你去主动说,在来上大六七个月之后,他就已经能够用中文跟大家正常的交流,他们还经常举办"汉语角"活动,大家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当时老师也给阿利耶夫很多的鼓励,为了可以说一口地道的汉语,要多看小说,为了锻炼发音,"要大声朗读中国古诗,你可以看不懂,但是那个声调一定要发出来",当时阿利耶夫就是这样练习自己的口语发音。当然,通过参加主持活动,他的口语也逐步得到提高。
他说:"上大给我的最大印象是有很多的机会,很自由。"你想学习,你可以去学习,你想表现自己,可以有舞台去让你表现。
编纂双语词典
在研究生的时候,阿利耶夫就确立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语法研究方向,对于语言学,他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他说:"语言学不仅仅是个专业,它还是门科学,语言学几千年的历史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阿利耶夫喜欢读书,喜欢钻研。他现在家里收集了两千多本书,大部分是有关于语言学的书,其他都是一些小说,他喜欢看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书,英语、俄语、汉语,中国作家他喜欢莫言和鲁迅,也看韩寒,他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历史阶段的书都应该去阅读,去感悟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状态。"看什么书是要看我情绪的",跟着心走,有时候看完一本历史小说,可能又接着想看侦探小说。
作为一个阿塞拜疆人,阿利耶夫深知跟中国人比研究语言是没有优势的,所以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做一些别人研究不了的课题。现在,他在上海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后学位,研究方向是词典编纂和理论。"我是一直追求补填空白,在学科上补填空白。"他希望去创造一些新的东西,现在汉语和阿塞拜疆语的双语词典还不存在,他想编纂第一部这样的语言词典。"我也不是勉强自己,跟着心走。"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因为热爱而去做,没有什么外物可以影响到他。
阿利耶夫说:"这十五年内中国的发展很快,不论是经济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是中外文化的交融。" 现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要学汉语,阿塞拜疆的几所大学都开设了中文系,还有孔子学院,阿利耶夫是来上海学习的第一个阿塞拜疆人,现在已经有接近四十多个了,原来上海大学只有400多个留学生,现在有上千个。
虽然阿利耶夫现在的工作是跟经济相关的,看起来似乎跟语言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他说:"在中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跟语言学有分不开的联系,语言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他认为,高等教育要等到读完研究生才算结束,虽然压力很大,但他仍然鼓励大家去念研究生。
对任何一个留学生来说,学习一门新的外语你的生活会更加精彩,眼光会更加广。
适应中国生活
阿利耶夫从2001年来中国,到现在已经15年了,"今天对我来说已经是未来",他已经定居在中国并且以后都会在中国发展。他喜欢上海这个快速的节奏,"有竞争才有动力,去落后的地方自己也会很静态。"不论是饮食还是家庭、事业,他适应这里的一切。
对于工作,他说要看两个因素,一个是兴趣爱好,还有一个是待遇。爱好是语言学,所以他去年语言学的博士后,但是读书并不能满足待遇上物质上的需求,所以就从事经济类的工作,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阿利耶夫目前在阿塞拜疆能源建设公司上海代表处(AZENCO OJSC)工作,虽然最喜欢的还是汉语言的研究教育工作,但是对他来说,他是阿塞拜疆来中国读汉语言博士的第一个,他在这里发展不论是对中国来说还是对阿塞拜疆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我可以做一个文化交流的桥梁"。
离开上大7年了,他仍然和很多同学和老师保持联系,他在身边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时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传新记者:姚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