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取得的成绩和母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我校校友干勇院士在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四月的一天,阳光和煦,干勇院士回到母校,在参加我校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揭牌仪式的间隙,于校本部乐乎新楼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年近七十的干勇院士给人的印象温文尔雅,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娓娓道来,思路清晰,可亲可敬。
回忆离开学校30多年,好似昨天还历历在目。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的干勇,导师是中国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教授。回忆起学生时代的艰苦生活,干勇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校期间徐老师每周把他带到家里改善伙食的情景。尽管当时老师的房间也很小,但每次去他家吃饭都特别想,心里也特别的温暖。在跟随导师学习的三年中,干勇经常和导师一起下基层进工厂实地工作。印象中,导师经常穿着工作服,一点架子都没有,晚上两人还一起挤公交回学校。干勇说,母校的三年学习,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让他一辈子受益匪浅。
也正是老一辈专家学者献身祖国、为国家钢铁事业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深深影响了干勇。毕业后,干勇来到钢铁研究总院工作,从科技项目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钢铁事业。几十年的研究探索,干勇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中国连铸事业做出了贡献。
谈及中国钢铁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干勇说,中国钢铁走过了很长一段艰苦跋涉的道路,发展迟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很到重大的钢铁技术菜接近或逼近国际最高水平。目前,普钢产品几乎95%以上支撑了国家的建设,为国产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产能过剩也造成了价格下滑,全行业处于亏损边缘,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钢铁技术是落后的。干勇说,中国的钢铁工艺装备和瓶中已经进入了国际一流方阵,落后部分主要是特塑钢品种,这需要更多科研工作者继续攻坚克难。如今,上海大学成立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恰恰顺应了当前国家发展校友,科研弥补这个缺陷,使我们的特殊钢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几十万科技工作者在中国钢铁岗位上拼搏,中国钢铁工作的未来绝对是美好的,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引领国际冶金钢铁技术的发展。
这次回母校,干勇将担任我校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在干勇看来,上海大学师资力量雄厚,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扎实,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研究底蕴,科研团队长期活跃在钢铁行业一些高端品种的开发上。虽然特殊钢的某些品种和国外还有差距,但相信他们能弥补中国特殊钢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干勇满怀信心地说,只要抓住机遇,中国特殊钢发展之时就是中国钢铁工业强国实现之日。
谈及我校作为市属高校骨干教师激励计划试点单位,对于教师回归本科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职责,记者请干勇谈谈他的看法。他想了想说,中国的教育,以前是应试教育,缺乏对学生思考、动手、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骨干教师激励计划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互动,这是教书育人更加重要的任务之一,师生互动对接、激烈碰撞抑或在碰撞中能让教师更激发出潜能,把潜在的那部分知识更广泛地传递出来;此外,也有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思维中的各种综合能力。这真是一个好的计划,是适合于当前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好计划。
临近采访结束,干勇就"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学什么"寄语我校学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创新驱动战略中,通过学校的开放式教育,掌握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大胆创新,大胆向旧机构、旧知识结构挑战,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所学专业进行跨学科交融。
干勇自豪地说:"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培养出一代全新的、适应国家后工业时期国家需要的科技人才。"
(校报记者 裘新世 吴沁)
干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冶金专家,中国科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1970年8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2年于上海工业大学(现上海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工学博士学位。
2001年4月至今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委、中国稀土工业协会会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等职。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主席团成员,2007年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代表。2010年6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任十二届政协委员及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