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姚玉洁、吴振东专访了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11月30日出版的《瞭望》2020年第48期全文刊登了此次采访内容。
《瞭望》新闻周刊2020年第48期
记者:姚玉洁、吴振东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在促进原创性成果更多涌现、破除“卡脖子”关键技术上担负更重要的使命
◇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科技竞争力,我们办顶级科技期刊就是要“造船”出海,把科技创新话语权更多掌握在自己手中
◇学校始终把赓续红色基因作为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为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提供养分和力量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
地处上海,具有鲜明红色印记的上海大学,在新时代吹响了“追卓越、创一流”的冲锋号,向着建成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坚定前行。
这一雄心壮志如何实现?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
《瞭望》: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基本使命和核心职责,也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向内涵发展的核心标准,上海大学近年来在培养一流人才尤其是一流本科生上有哪些关键举措?
刘昌胜:上海大学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努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一流人才。
在立德方面,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4年,上海大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用全国首创的“项链模式”率先创设大国方略通识课,给学生一双眼睛看懂中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培养学生坚定大国自信,受到学生喜爱,思政课因此成为网红课,上大也被誉为“中国系列”思政课的策源地。在2016年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时任校长金东寒院士还就上大经验作了主题汇报。
六年多来,大国方略系列课程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中国、时代音画、经国济民、中国记忆、体育中国等课程使党的创新理论第一时间进入课堂主渠道。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成功,不仅带动更多专业课教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在育才方面,早在1994年,新上海大学合并组建之初就按钱伟长老校长的教育思想,在全国率先探索本科生导师制。经过20多年发展,我校有本科生的25个院系都实施了不同形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包括学业导师、学术导师、科创导师、职业生涯导师、人生导师等多种类型。目前,学校正在深入推进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改革,使这项制度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学校又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制定了《关于推进上海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还建立起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机制创新。
为树牢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今年10月底我们还召开了本科教育大会,深入分析了新时代学校本科教育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明确了相关任务、举措和保障措施,同时配套制定了《上海大学本科拔尖学生培养行动计划》《上海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管理办法》等推进学校本科教育的一揽子政策。
《瞭望》: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上海大学也有鲜明的红色印记,学校如何将红色基因深植师生心中,使之成为学校争创一流的内生动力?
刘昌胜:无论是老上大“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办学宗旨,还是新上大“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校训精神,红色基因都是跨越时空、一脉相承的,学校也始终把赓续红色基因作为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近年来,学校聚焦“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上大”“红色学府与红色文化”等主题,全面挖掘校史中的红色资源,以及学校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厚重底蕴,增强师生光荣感、使命感。与此同时还发起成立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全国红色文化战略联盟等,为师生搭建研究红色基因和革命历史的重要平台。
学校为激发师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精神动力,还围绕“爱国的情怀、高远的志向、创新的锐气”,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方案,探索形成了具有上大特色的“四史”学习教育机制。这一机制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贯穿到“讲述中国,见证历史”、《红色传承》创作、讲述“上大故事”等文化育人工程中,让学生感受和汲取红色基因中的养分和力量。
五年来,学校共有62名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研究生支教团,435名学生应征入伍,其中涌现出上海高校基层就业典型人物吴胜男、山东省临沂市十佳大学生村官邵珠学等楷模,还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奔赴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关键领域就业,或投身更加需要优秀人才的边远艰苦地区发光发热。
《瞭望》:放眼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拥有一流的学科和研究成果,上大要攀登世界一流大学,在促进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有何思路和实践?
刘昌胜:我们强烈感受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高校要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尤其要在促进原创性成果更多涌现、破除“卡脖子”关键技术上担负更重要的使命。
我们站在战略高度优化原有的学科和科研布局,并聚焦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比如,学校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布局建设微电子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独特优势,大力推进学科交叉研究,建立医工交叉研究院、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和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等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同时,设立交叉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和交叉学科职称评议组,保障交叉领域的协同创新。通过这些措施引导相关学科注重内涵式发展,聚力形成优势和“高峰”。
优化、创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体系,激发现有师资队伍活力。组建8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体系。
再比如,学校构建起多元多层次人才评价体系,让各类人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赛道”。在职称晋升中,为专任教师、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化、国防等国家重点任务、行政管理、思政等不同类岗位的教职员工提供“职业发展通道”,出台实验室的高级实验总监岗位等同于正高级职称政策,鼓励教师分类发展,追求卓越。同时,学校明确卓越导向,对高产出实行强激励,突出包括以代表性成果为依据的贡献度评价与当量互换机制,让有贡献、有成就的人真正有荣誉感、获得感,破除高校评价人才的唯论文、唯帽子等问题。
通过这些改革,促进上海大学创新事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亮眼的科技成果。比如孙晋良院士团队研发的碳碳复合材料配套多个型号的国防装备,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吴明红教授团队的石墨烯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成功应用于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河道修复、大气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无人艇团队研制的“精海系列”无人艇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建设,近五年获得四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等等。
《瞭望》:我们知道,科技期刊是呈现高校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早在2003年上海大学就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期刊社,近年还提出“要为一流学术高地打造一流期刊”,这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
刘昌胜:我们认为,顶级科研期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术话语权,也会影响科研人员对国际学术前沿的认知。可以说,一本重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一个科技强国必然要拥有一批顶级科技期刊,我们必须“造船”出海,把科技创新话语权更多掌握在自己手中。
《瞭望》:高校办学术期刊普遍存在定位重叠、同质化严重、高成本、低效率和小、散、弱等问题,上海大学却能在里面脱颖而出,有5种期刊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种进入影响因子最高的Q1区,其中的秘诀是什么?
刘昌胜:的确,高校要办好高水平的科技期刊面临很大挑战,但是我们通过集约化管理克服小、散、弱的弊端,在做大中逐渐做强、做特、做优,走出了一条高校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具体而言有三大突出措施。一是推进国际化建设,如建设国际化编委会,制定编委会章程,创办具有国际一流学术价值的新刊等;二是加强专业化建设,将部分大众型、综合型、应用型期刊转型为学术型、专业型期刊,提升专业办刊水平和能力;三是实施数字化建设,研发期刊集群化智能管理系统,对各类刊物进行多元融合富媒体出版,按需出版等。
我们认为,当越来越多优秀科研成果率先在中国本土期刊发表,必然会增强本土化学术评价体系的国际影响力,也将有助于本土期刊发展形成良性生态。
《瞭望》:未来在打造顶级科技期刊上上大有什么打算?
刘昌胜:下一步,上海大学将在提高现有期刊国际影响力、能见度的同时,抢抓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战略机遇,在科技期刊尚未覆盖的空白领域加快布局,抢占制高点,做到人无我有,形成先发优势。
《瞭望》:一流大学往往连接着一流的社会服务,2017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就把社会服务作为一流大学的遴选的重要指标之一,上海大学攀登一流大学中打算在社会服务方面有哪些突出作为?
刘昌胜: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市首批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试点高校,天然承担着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的职能。学校在推进长三角合作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形成了一批科研人才、研究项目、人才培养基地。
比如,近年来,学校对接区域需求,协同打造了多个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特色平台,目前已在绍兴、无锡、温州、嘉兴等地建立11个地方研究院/研究基地,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再比如,温州市属的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三家三级甲等医院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是在长三角区域开展校地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区域医学中心的重要举措。
此外,由学校牵头的工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关键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相关核心技术,已成为相关企业的标志性示范工程。由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性能结构功能材料超常冶金与制备”团队研制的高强高导铜铬锆合金技术已完成转让,并投入实际使用,打破了国外对此技术的长期垄断。
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持续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进一步发挥人才集聚的优势,营造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学校还发挥高校干部人才资源优势,鼓励干部走出去、干起来。过去五年间,我们先后向苏浙等地输送挂职干部近50名,他们在当地推动建设产业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对接地方需求,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一些干部在挂职结束后还主动与当地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成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外脑”。
学校也主动打开大门,先后吸引苏浙等地干部在学校科技园区、高等研究院等单位挂职,搭建起地方和高校顺畅交流的桥梁,助力长三角地区的干部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