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棠,上海大学企业管理干修班1984届毕业生,曾任上海轻工业局企业调查组组长、上海牙膏厂党委书记。1994年起先后担任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联合利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郑秋棠先生1984年9月毕业于上海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是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最早毕业的一批校友。他曾任上海轻工业局调查组组长、上海牙膏厂党委书记,后于1994年任职于联合利华,担任副总经理。管理学院校友会借邀请郑秋棠先生重返母校与在校学生交流的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
关于从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到进入联合利华,郑先生为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毕业之后,首先进的是上海轻工业局,因为当时高学历人才比较少,所以领导班子调整的时候,被选拔作为企业调查组组长。一年以后,上海牙膏厂党委书记也是看重他的学历,把他调了过去。在这里他奉献了十年青春,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了联合利华。
他说:"进联合利华是94年。我在牙膏厂担任党委书记有10年。94年为什么进联合利华呢?其实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本来不应该是我去,应该总经理去的。联合利华大概投资五千万美金,我们中方有土地,还有一些设备。他们现金投进来成立合资公司,大概是合资五十年。后来有一次我主持了一个会议,就是和联合利华签《合资意向书》的会议,会上总经理做了发言。联合利华当时在背后做过调查,因为合资的话中方肯定要出资的,中外双方都要有资方代表。这个时候就和上海大学有关系了,我是管理专业毕业的,我们那个总经理他是搞无线电专业的。"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1980年代初)大学生还是比较稀缺的人才,所以上海大学的求学经历,给他事业上带来了第二次机遇。
他继续介绍到,因为总经理是一把手,而他作为党委书记,虽然是党委领导,但是厂里的权利在行政领导,党委主要负责思想工作,配合厂长。说到当时这次人生转折点,他说:"联合利华很厉害的,他们调查了这两个人(我和总经理),看到底谁去。然后他们就提出要我去,我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原来定的是我们总经理去,合资公司他去才顺理成章嘛!但后来宣布是我去,对我来说其实也不是一个机遇,就是阴错阳差地到那里去了,然后就做了十年多, 94年到04年五月份。"十年多是时间里,四个外籍总经理先后和他搭档,他一直没换。
他还谈到2000年的时候,联合利华向中央打报告,当时联合利华在中国投资六七个企业:上海联合利华做香皂的,上海旁氏POND'S做护肤品的,郑先生他们做牙膏的,还有做洗漱、洁面的,还有奥妙……下面有很多企业。当时他担任副总的牙膏企业,跟很多企业一样,都有联合利华的投资。联合利华向中央提出,要求联合起来,因为外方的比例占60%,中方占40%,中央下了批示,他回忆说,出于各自利益不同,中方也有很多领导干部写信到中央去,有的是反对这样做。中央就派了调查组,部长、副部长、市长等一行人,找了上海这边的八个人,分别谈话,对合资的事到底怎么看。八个人里面他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每个人谈话半天,这个整合对不对,方向怎么样。大部分的人还是同意这个方向的,认为是对的,增加竞争力嘛!然后就整合了。整合了就残酷了,很多单位都没有了。原来七个公司有七个总经理,七个副总经理,七个财务总监,七个市场部,都是有七个的。但整合就只有一个班子了,很多人就这个时候离开公司了。"他当时就留下了,去整合后的大集团当副总。"回忆起走出校园,走上岗位并不断努力的人生经历,郑先生很有感慨,他前后三次提到了上海大学的学历对于当年他的人生的影响。
郑秋棠先生是我院校友的杰出代表。他作为联合利华合资企业中方高层,在联合利华任职长达十年,主要负责供应链、质量保证、销售等,并领导团队将企业从8个亿的产值提升到30多个亿。在联合利华期间,郑秋堂先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管理人才。目前他们中的一分部精英已经成为了各行知名企业的高管。
2004年联合利华撤出上海时,导致上海多家工厂关门和大量员工失业,通过郑秋棠先生的努力,安抚失业群众,并为工人争取最大的利益。但即使如此,对郑秋棠先生也造成极大的冲击。他坦言道04年后他决定从联合利华辞职也与此事有所关系。但从此事我们可以看出郑秋棠先生作为一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内心时时刻刻都装着每一名普通员工。
谈到重返母校的感觉,郑秋棠校友感叹学校的变化之大,令他极其欣慰。他对学校关注学生发展的理念也是非常的赞赏。他还就当下就业背景下建议学校的专业设置更针对就业,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与职业发展。
供稿/管理学院 编辑/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