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俊杰,国家一级导演,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多年来,导演、创制了数百台大型电视文艺节目,曾2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18次荣膺中国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一等奖,2次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年度全国唯一"最佳导演奖",一次荣获全国电视"金鹰奖"年度唯一"最佳导演奖",1998年荣获年度"亚洲电视大奖"。2010年11月,获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世博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进军电影领域,首部导演的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2015年1月在美国洛杉矶获得年度国际3D电影大奖——"金﹒卢米埃尔奖",这是中国电影首获这一世界主流电影大奖。
今年3月,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应观众要求,在沪上多家影院再次推出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受到持续追捧。这部制作经费非常有限、但充满态度和创新精神的传奇电影自两年前上映以来,早已收获赞誉无数、屡获国内外多项电影艺术大奖,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数个"第一"。作为该电影的导演、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校友的滕俊杰自然功不可没。日前,他于百忙之中接受了我校校友会、宣传部一行三人的联合专访,为我们讲述了这部《霸王别姬》背后的故事,以及他深耕重大文化项目制作数十载的艺术人生。
先进技术加持,虚实交融国粹重焕青春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也是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这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由"京剧电影工程领导小组"牵头,上海电影集团、上海京剧院、上海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拍摄出品,尚长荣、史依弘担纲领衔主演,滕俊杰任导演。影片将美轮美奂的京剧艺术与3D视觉效果,以及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杜比全景声技术相结合,获得了非同凡响的视听效果,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3D全景声电影,具有首创意义。
谈及动因,滕俊杰导演坦言初衷是为国粹传承,希望用这一样式向经典致敬、向时代致敬、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京剧。滕俊杰认为,一个没有年轻人关注的京剧是传承不下去的。他解释说,"我们在拍摄过程中,始终坚守京剧文化精神。同时也做了大量市场调查,了解了不少生活、成长于互联网、3D时代的80后、90后年青人对传统戏曲的想法后,苦苦求索,最终找到了这种吸引当代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享受传统文化的上佳方式。事实证明,京剧与现代影视技术可以很好交融,所以我们坚定信念、用非常有限的资金+创新理念,第一次将京剧艺术与3D影像技术、杜比全景声音效相结合,希望能为电影、为传统戏曲的传承探索一条新路。从影片上映后的反馈来看,这条路走对了,去年上海公映期间,在最具影响的电影网站格瓦拉的好评榜上,这部电影曾连续三周高居排名第一"。
在演员的选择上,这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请到了一代京剧表演大师尚长荣和中国戏曲界新一代京剧演员史依泓,不仅如此,该片从主演到配演,从"二路"到"龙套"均精挑细选,各个都是"角儿"。上海京剧院的演员们与导演一起既兢兢业业展示京剧艺术的绝美,又为了新技术而积极调整固有的一些方式,一招一式拿捏的更准确、到位,实现了一次京剧电影的脱胎换骨、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奇妙融合。
《霸王别姬》自开拍起就受到了国内外电影界的高度专注,拍摄完成后又收到美国好莱坞的邀请,于2014年5月30日在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即每年奥斯卡奖颁奖地)举行了有1100多名来宾和观众出席的盛大海外首映,这是这座剧院第一次放映美国以外国家的电影;在美首映期间,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以及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等五所著名大学的相关机构还专程为这部《霸王别姬》举行了拷贝收藏仪式,这也是上述著名机构的第一次,标志着该片为京剧艺术的海外推广和全球化背景研究发挥了新的价值;同时,此次首映式被中国外交部门认定为"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重大文化项目"。2015年1月28日,经过全球640余名国际评委无记名评审、投票,这部《霸王别姬》从世界上193部参评的3D影片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3D电影界年度最权威的奖项——金·卢米埃尔奖,(2010年卡梅隆的《阿凡达》、2013年李安的《少年派》均获得过此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获得这一世界主流电影奖的殊荣。眼下,马不停蹄的滕俊杰导演的又一部3D全景声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后期制作已近尾声,这部纪念另一位著名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的代表作,月后也将隆重上映。
十载世博情缘,恢宏视野东方梦终圆
纵观滕俊杰导演的艺术成就,与上海2010年世博会相伴的十载春秋无疑是又一浓墨重彩的一笔:2001年任上海申博海外演出总导演;2002年担当国际展览局上海考察大型晚会总导演、申博冲刺"蓝色畅想"大型晚会总导演、上海申博成功庆祝晚会总导演;2004年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揭晓暨大型庆贺文艺晚会"总导演;再到2010年担纲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他几乎参与了上海世博会从申办到筹办再到开闭幕式期间所有的大型活动。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无需赘言,它以历史性的突破,宣告了历史性的成功。但面对辉煌成绩,滕俊杰导演始终谦逊不敢居功,"这是团队协作的艺术,是大家共同的创意创新,同时也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努力。幸运的是,我和团队生逢其时,国家和这座城市给了电视人极佳的机会,我们碰到了,并努力让这种‘相遇’呈现出国家的辉煌。"他还骄傲地表示,能以如此规模、如此系统地导演并成功向世界直播这么多与上海世博会息息相关的大型文化项目的团队是绝无仅有的。
当被问及什么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时,滕俊杰导演想了想,郑重地回答道:"是我们团队坚持不懈创新的秉性,是思考问道之后的顿悟。"他有句名言:"爱拼不一定行,智慧创意一定赢"。在方向已明、格局已清、形态已定之时,创新创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意可以打赢一场战役,创意可以新兴一座城市,创意可以拯救一个企业,创意,同样也可以成就世博会的开闭幕式"。他说:"如今有不少人认为周围的讯息与物质如此发达至极,似乎已经没什么创新空间可言、似乎已经走到头了。但仔细想想其实不然,社会依然在高速发展,缝隙总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所以,当百年世博会来到中国时,滕俊杰和他的团队就决心努力向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同时,改变它纯粹的"西方血统",让其真正成为一次东西方文明交融共享的盛会。他和他的团队制定了作战方针:"不容平庸、不可推卸、不准闪失、不易复制"。那段时间,滕俊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冥思苦想,引以为豪的一头乌发第一次出现了根根白丝。为了让舞台表演富有美感且更有新意,他亲自前往全国各地探访制作厂商,提出创意要求;带着导演团队天天在艺术团体、大学、科研所里转,一次次和科技效果"较真"。而努力的结果,就是让全世界观众看到了开闭幕式上精彩纷呈的一幕幕,包括小球矩阵的变幻、磁悬浮编钟的魔力、悬空演奏琵琶的神奇,世博全景图的美妙、V型天梯的震撼以及意寓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必须携手合作的"心手相连"……
时至今日,上海世博会过去近六年了,但说起与世博同行的日子,滕俊杰导演依旧感慨:"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我们把伟大的希望变成伟大的现实,留在了世博的历史上,实现了具有生命意义的东方梦圆!"
感恩母校栽培,鼎力支持新业态合作
"在上大影视学院研究生班的学习,是我人生中一份重要的履历。"滕俊杰导演这样说道。
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出身的他曾当过文字和摄影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从部队回上海后,在企业从事广告装潢摄影,之后,在北京大学进修摄影和化学感光原理。同年,被《大众电影》杂志社借调当了5年的摄影记者。彼时,发行量超过700万份的《大众电影》封底封面的艺术照,不少都出自他的镜头。1986年,国家电影和电视机构合并,滕俊杰也正式转行,调进上海电视台。那时,他已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九寨沟、黄山、三清山等官方发行的一些大型画册、明信片照片,他都是拍摄者之一。
到电视台工作后,滕俊杰导演又于1999年进入原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研究生班就读,师从已故影视学院院长金冠军等多位名师,他们认真严谨的治学风格、丰富充沛的知识储备和虚怀若谷的人格品质给滕俊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上大,他第一次有机会在高等院校里进行电影专业的系统学习,"之前从事摄影记者的工作,让我对电影并不陌生,它一直是我的梦想。而在上大的学习,是我整个电视电影工作进程中极为重要的加油站。"
虽然离开母校多年,但滕俊杰导演始终关心着母校教育事业,鼎力支持母校在学科建设及新业态合作方面的突破,他尤其关注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与上海电影学院的发展。他表示,上海虽是中国电影业的发源地,但近些年来上海的电影因种种原因步步式微,令人为之焦虑。上海大学看到了这样的人才短板和迫切需求,提前进行学科布局: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大胆合作,原汁原味引进海外学院课程,重点培养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引进著名导演陈凯歌为上海电影学院院长,着力培养编剧、导演、表演和制片等人才,致力于提升上海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这是相当好的一种尝试,他作为校友,也作为一名上海电影人,既为母校的创举感到兴奋,又为能促成此次合作,支持母校取得长足发展而感到自豪。
"电影说到底是一门科学,需要各个层次各类工种的专业人员共同协作,需要与市场充分贴合,与科技高度接轨。希望这两所电影学院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坚实的双翼,支撑母校、也支撑上海的电影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滕俊杰导演如是说。
采访记者:校报编辑部 吴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