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机到英语到艺术,从青岛到上海再到香港,这个双鱼座的山东大男孩儿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的每一次跨越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的"不安分",但在他自己的眼中,这就是他充满挑战的人生。他说:"我不想让自己闲下来,不想让时间浪费。"生活尽管忙碌,但不论是社会工作,还是自己的事业与家庭,都让他安排得井井有条。2008年从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毕业的他,如今已在香港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骆勇用他的好强与乐观,向我们展示着他"杰出香港新青年"的人生。受上海大学校友会委托,校友会学生记者借"IBEP全球500强实习"项目之际采访了骆勇校友。
"我一路比较幸运"
横跨三个不同的领域,最终又回到了自己最爱的艺术。在每一次跨越的时候,他都如愿以偿地走上自己想走的道路,他将这些机会归结于幸运,但这更多的是对他之前付出的肯定。骆勇说"我一路都比较幸运,来香港也比较幸运"。
在他那个年代,计算机刚刚兴起不久,自己也比较喜欢,所以在选择本科专业的时候就选择了计算机。学了三年计算机的他发现计算机也只是一门工具,而且自身对编程并不感兴趣。于是,为了多掌握一门工具,就去选修了英语。大学毕业后,公务员是大家比较向往的工作,比较稳定,他又成为了公开选调生,有机会在青岛做公务员。与此同时,他又考上了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创意文化产业的研究生。"艺术是我一直都喜欢的,感觉有时候还有点艺术小天赋,也是冒着风险报考了艺术研究生,又考上了。"现在回忆起他的过去,当时选择的"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的困难模式,也成了他如今生活的一个写照——爱折腾。
说到香港,骆勇说这是他小时候的一个烙印,香港是他从小就非常向往的地方。他不了解却又非常好奇一个城市怎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方面是花花绿绿的繁华经济,另一方面又有打打杀杀的古惑仔,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是如何在一个城市中融合的。因此为了去香港,他一边申请着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的博士,另一边又在准备着"优才计划"。最终,在两个申请都通过的情况下,他选择了"优才计划"来到香港,并一直发展到现在。
"协会是人的工作,人才之间的交流"
"我们要一起构建一个平台,把不同专业,不同的人聚在一起,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这是骆勇现在做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的一个目的。"优才"和"专才"分别是香港两个吸收人才的计划。"优才"全称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全世界任何一个人符合条件都可以参加。"专才"全称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是一个工作签证,申请人为公司。骆勇自身就是通过"优才计划"进入香港,他发现周围好多人都是通过这个计划来港的,并且大家都非常优秀,但是,当时大家却没有一个平台去交流。为了给内地来港的优秀人才一个交流的平台,骆勇和七八个优专才一起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
"协会创办的初衷就是把优秀的人才集合在一起,一方面内部能够互相交流;另一方面对外也能让香港和内地更了解这个群体。"骆勇这么说道。喜欢与人打交道的他,对于协会的工作乐此不疲。在辛苦的付出之后,2015年3月获得的"十大杰出新香港青年"的称号,对他来说是一份香港对他的认可,更是一份责任。拿到这份荣誉的他觉得更有责任感了,做事儿的时候不仅仅是为自己,也代表着优才专才计划的十多万人。在香港找到价值的骆勇,想尽到自己的责任,促进两岸更好地发展。
"首先你要清楚你最想要的是什么"
如今已经逐渐融入香港的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充满机遇与挑战,但却又是信心满满。"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喜欢什么,专长在什么地方。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方式,不要看别人怎么样,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爱好。"已过而立之年的骆勇仍旧在不断地向自己发起挑战,虽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没有特别明确的大目标,但却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他觉得,人越往上走,会越辛苦,不要限定得太多,一直望着顶峰,可能就欣赏不到沿途的风景了。在他看来,成功没有一个概念,那些都是虚的,做什么事,你的价值,你的影响力才是最重要的。
一直秉承着勿忘初心的态度,踏实地走下自己的每一步,过程虽然辛苦,但最终的结果大家都会看得到。
作为上海大学的校友,虽然已经毕业很多年,骆勇心中却一直惦念着母校。母校这两年的快速发展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一个学校能够有很多的睿翼之举去创新地发展,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更加没有问题。作为上大的学子,骆勇正用他"爱折腾"的生活态度,激励着学弟学妹们:You think, You can, You get it!
上海大学校友会学生记者:沈婧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