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3~26日,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校友分会曾晓琳老师,带领三位校友和两位校友会工作成员一起前赴江西景德镇余家希望小学,参与进行筑梦结对活动,并对结对的学生进行了实地家访,送去来自于上大悉商校友分会人士的爱心与关怀。
初识余家希望小学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校友分会与余家希望小学的结对活动已经历时俩年之久,今年也是第三次校友分会人士亲赴江西参与活动。江西景德镇余家希望小学是一家汇聚着社会各界爱心的农村小学,江西在1996年遭遇了特大洪灾,现余家希望小学的驻地,江西省景德镇昌江区丽阳乡损失惨重。后通过上海大学和其他社会企事业机构的支持重建,1997年余家希望小学重新建成。
而今的余家希望小学已是焕然一新,学校占地面积14000多平方米。建校以来,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帮助,学校基础建设相对完善,拥有多媒体室、微机室、图书馆、跑道长、篮球场、形体室等多种教学课堂,同时语音体美教学器材也相对齐全,现今更是成为乡镇学校少年宫,与此同时教育教学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目前,该校现有老师共三十多名,学生共七百多名,这些小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周边农村里的孩子,有的小孩父母出去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跟外界接触机会少。尽管学校基础硬件设施相对齐全完善,但是师资力量却比较薄弱,在编老师仅有20余名,面对日益增多的学生数量,这样的师资力量是不能够支撑学校未来的发展。学校虽然拥有阅览室,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多,加之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求知欲望比较强,学校的课外书籍严重匮乏。
2013年的六月二十四日,校友分会一行六人在坐完了连续十五个小时的火车之后,凌晨四点左右,安全到达了丽阳乡。
探访余家希望小学
正式踏进余家希望小学的校门是六月二十四号早晨八点半。孩子们早如往常一样在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而今天所不同的是筑梦结对仪式将在这漫溢着青春成长气息的校园里展开。
筑梦结对仪式被选在一间收拾整齐的教室里,参加结对的学生和家长围坐在教室四周。之所以以筑梦为主题,是因为校友会的这份力量更像是爱的小橘灯仅仅为小朋友们点亮了未来的路途,然而追梦的过程远非依赖别人而能成功的,更是靠着小朋友自己的努力,橘灯的光芒虽然不足以照亮整个世界,但是孩子们圆梦的瞬间将是所有筑梦人的期待。
亲赴江西的校友李纪元首先进行了发言,她通过让小朋友换位思考的方法讲述了传递帮助的重要性,利用一根筷子易折断的事例说明团结就是力量,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传统告诫小朋友们想要顾及天下世界的前提是先要照顾好自己,最后通过和小朋友之间有关自身梦想的问题进行互动。尽管孩子们都很羞涩,并且不善于表达自己,却的的确确有着自己的梦想。身着绿色条纹衫的体格有些胖的男孩抢先秀出了自己的梦想,即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在场的校友们都有些吃惊,然而说出自己的梦想时小男孩却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同样的当其他的孩子说出自己的梦想时,各个眼睛里也露出了一样的神采,都是那样的通彻与睿智,充满着希望的梦想的光芒,看到这里所有人的心都是温暖的,这样的温暖令所有人明白整个筑梦活动一定是意义非凡的。
紧接着学生代表和校长的发言则更多的是一种感恩与励志,大家有理由相信余家希望小学在悉商校友会的关怀和支持下会越办越好,而孩子们也会通过小橘灯的光芒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梦想之路。一个西瓜头身着白色衬衫和红色格布裙的小女孩坐在校友会一行人的旁边,拉了拉其中一个校友的衣角问:"捐助我的张思懿也来了么?我想谢谢他。"这样的场景令人动容,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不需要丰富的礼品,孩子那颗感恩的心总是这般的明净澄澈。
学生家访和文艺汇报演出
校友分会一行人去了彭丽华和徐晨的家,彭丽华的父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而她的家可以确是家徒四壁,对于彭丽华的资助,这位瘦骨嶙峋的父亲几乎红了眼眶,生活的艰辛可见一斑。而另一个学生徐晨家里则是只有年迈的奶奶。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爱的N次方"支教也在六月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校友分会一行人也观看了文艺汇演,合唱独唱小品,形式多样,孩子们用他们最天然的嗓音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思念与期望的归途
和孩子们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过的异常的快,亲赴江西的校友对自己结对的孩子也有着浓的化不开的感情,坐在回上海的火车上仍然念念不忘那些小朋友,但是在思念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孩子们的期许。少年强则中国强,愿悉尼工商学院给予的小橘灯可以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而孩子们所表达出的感恩之心,也会随着校友带给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的全体师生。让所有的悉商人都传承、发扬、光大这份爱心,点亮更多盏希望的小橘灯吧,也愿江西余家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早日达成自己的梦想。